鄞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舒信龍)前天,涼山州鹽源縣人民醫院將嬰兒髖關節檢查列入兒科門診的日常檢查項目,這在全州還是第一次,短短2天時間已有6名嬰兒進行了髖關節檢查。這是東西協作醫療幫扶的又一成果。
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正常情況下,髖臼就像一個碗,把股骨頭裝在里面。但有一部分人,髖骨發育得太淺,裝不下股骨頭,這種情況一般是先天的,醫學上稱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去年12月,鄞州二院兒科醫生陳凱來到鹽源縣人民醫院兒科開展醫療幫扶。他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這里的新生兒從未進行髖關節檢查,嬰兒家長也沒有意識,于是陳凱四處奔波,向兒科醫生傳授髖關節檢查方法及糾正技術,定期對兒科醫生進行培訓,對新生兒家長不斷講解嬰兒髖關節檢查的重要性,并向院部建議,把對新生兒髖關節檢查列入兒科門診的重要環節。
髖關節異常是嬰兒骨骼系統常見疾病之一,約有1%~4%的新生兒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存在脫位及半脫位傾向,嬰兒表現為臀紋不對稱,雙下肢不等長。早期不易被發現,到嬰兒走路時才引起家長注意,而此時已錯過保守治療的最佳時期,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終生肢殘疾。
“0~6個月是嬰兒髖關節篩查的最佳時期,把嬰兒髖關節篩查列入醫院日常門診項目,了卻了我東西協作醫療幫扶的一樁心愿。”即將結束醫療幫扶的陳凱欣慰地表示。
|